發表論文內容檢視

字型大小: 
基於習慣領域理論與TAM模型的實證分析ChatGPT與Google檢索在教育環境中的使用行為研究
胡軒議 Syuan-Yi Hu

最後修改日期: 2025-05-19

摘要


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於教育環境中使用ChatGPT與Google進行資訊檢索時的行為模式與影響因素,並比較兩者在學習應用上的接受程度與效果差異。研究架構整合科技接受模型(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, TAM)與習慣領域理論(Habitual Domain, HD),以「感知有用性(PU)」、「感知易用性(PEOU)」、「使用者態度(ATT)」、「行為意圖(BI)」與「學習成果(LO)」為核心變數,並引入「內容適切性(CA)」、「過去經驗(XP)」、「自我效能(SE)」與「愉悅感(ENJOY)」等HD延伸構面,建立一套具行為預測與學習成效導向的研究模型。 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,針對大學生與研究生進行調查,透過SPSS統計分析工具,進行敘述性統計、信度分析、皮爾森相關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,以驗證各構面間之因果關係與模型之適配性。研究結果期望揭示學生在不同學習任務下對ChatGPT與Google的偏好選擇,並釐清影響其使用行為的關鍵因素,進而為教育場域中AI工具之應用與優化提供理論支持與實務建議。 關鍵詞:科技接受模型(TAM)、習慣領域理論(HD)、ChatGPT、Google、資訊檢索、教育環境、學習行為